2019年12月14日15时26分,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杉木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8人被困井下。经过连续88小时的全力救援,成功救出井下被困矿工13名,搜救出遇难人员5名。
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第一时间通过视频连线,调度了解事故情况,对救援工作提出要求,工作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立即派员随同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并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多次调度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一、调集救援力量
先后调集国家矿山救援芙蓉队等专业救护队13支,出动救援车辆48辆,共22个小队、256人参与现场救援;同时,从四川省应急排水站、川南排水站、华蓥山排水站等地紧急调运16台大型排水设备;调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人员11人、成建制的井下施工人员290人,医疗救护人员62人等多方面的应急力量参与救援,当地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800余人次、警车300余台次。
二、制定救援方案
本次透水事故的特点:一是透水点有持续的大量补给水涌出,且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周围有多处已关闭的小煤矿,采空区面积大、积水量大;二是井下供电、运输、通风、通信系统遭到破坏,井下施救恢复系统功能需要的时间较长;三是设备运输距离长。紧急调运的大型排水设备由成都、重庆、广安等地运来,地面运输距离较长,事故矿井井口距透水地点约10公里;四是排水设备安装现场空间狭小,巷道淤泥、积水深,导致设备安装和排水期间的移动非常困难,难以使用大功率、大排量水泵;五是瓦斯含量高,矿井为瓦斯突出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24立方米/分钟,排水过程中难以控制瓦斯超限。
救援指挥部认真制定救援方案,并根据救援进度和灾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取的主要救援方案为:一是全力搜救被困人员,确定人员被困区域;二是对已掌握的突水点,采取导流、分流措施,降低对被困区域水位上涨的威胁;三是先后调运多台不同型号的潜水泵、大排量泵,集中力量对被困区域进行排水;四是利用巷道中的管道向人员被困区域输送压缩空气,保障被困区域氧气充足;五是通风、排瓦斯,在瓦斯超限期间,杜绝引火源;六是分4个救援梯队,轮流进行巷道清淤、搜救工作;七是全力做好事故善后和矿区稳定工作。
三、实施救援
国家矿山救援芙蓉队共计60名救援人员于12月14日16时28分到达事故矿井,分4组先后3次对N26采区全面展开侦察搜救工作。统筹调用13支矿山救援队伍和排水队伍力量,并紧急协调从周边煤矿召集机电等方面的成建制队伍和熟练工人参与救援。截至12月18日8时,救援队伍出动52小队次、410人次下井参与救援,共敷设电缆3100米、风筒1250米、排水管道4650米,安装机电设备25台,安设550D、320D、220D型等水泵设施30台,井下透水量约18.6万立方米,向地面最大排水量达到每小时3000立方米,排水量约13.6万立方米,清理出2600米救援通道,清淤500立方米。经过88小时的全力救援,搜救出13名被困矿工,5人遇难,抢险救援工作顺利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二维码